如何融资买入股票 观点:2025,消费降级已是生活常态,但应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

如何融资买入股票 观点:2025,消费降级已是生活常态,但应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

从一位中产的消费变迁说起如何融资买入股票

一位网友朋友买了两件环保皮草,收到货后直呼质量好。

曾经的她:年收入200万左右,全世界飞来飞去,在各地机场买衣服、护肤品、奢侈品包包,一次买个几万块钱,连眼都不眨一下。

现在的她:年收入降到了20多万,这如何融资买入股票个数字还很不稳定。老公工资一直维持在每月几千元,孩子上私立小学,想着将来出国,这些都是不小的开支。

奢侈品消费已经大幅缩减,只保留了部分相对保值的品牌和经典款,包包改买无印良品帆布包,衣服鞋子的购置量比去年少了一半。

更有意思的是,她的休闲方式也变了。从前钟爱的一对一乐器、舞蹈课程,现在都改上集体课。出门不再开车进城,而是选择地铁或顺风车来省停车费。

网友们的"降级"实录

展开剩余85%

这样的消费降级故事,在社交媒体上比比皆是。

一位网友的留言获得了上万点赞:38元的星巴克坚决不买,9.9的瑞幸每天一杯。在留言中,更多人开始在网上分享自己的“省钱妙招”。

吃。高端餐厅和网红餐厅不再是首选,“好不好吃”成了唯一标准。

有人分享:“以前为了环境和地段买单,现在都是直奔美味。团购券成了标配,和朋友聚餐还要提前说好换个人均低一点的店,免得回请时尴尬。”

行。在交通出行上,曾经计划换车的人纷纷按下暂停键。

“三年前还想换奔驰E300L,现在觉得2018年买的小车开着也挺好,要换也是换个代步用的小电车。”

连停车费都成了精打细算的对象,越来越多人选择公共交通工具。

游。在旅游方式,“特种兵式”旅游悄然兴起。

今年五一假期,全国出游人数达到2.95亿人次创下新高,但人均消费额只有565.7元,比2019年同期的603.4元降了不少。一天打卡四五个景点已是常态,县城旅游更是异军突起,增速居然跑赢了大都市。

数据会说话

一个个故事背后,是触目惊心的数据变化。

2024年,上海地区有超过1400家高端餐厅倒闭。曾经门庭若市、人均

消费1580元的外滩18号,也在8月份悄然关门。北京和上海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跌超过13%,创下近年新低。

央行公布的数据更令人震惊:在中国约4.94亿个家庭中,存款超过100万的家庭仅占0.1%。另一组数据显示,全国约2.2亿人家庭人均月收入为500元以下,约2亿人家庭人均月收入为800元以下,约5250万人家庭人均月收入为1090元以下。

与高端市场的萎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低价市场异常火爆。

主打性价比的拼多多,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速分别高达131%、86%和44%,远超阿里巴巴和京东。被称为“中产标配”的山姆超市,如今被精打细算的“穷鬼”们涌入抢购“山姆穷鬼三件套”。

这是一场全球性的消费转向

消费降级并非中国独有现象。

星巴克最新财报显示,其二季度美国同店销售额下降3%,客流量下降7%,创下2010年以来最大季度降幅。在中国市场,情况更不乐观,同店销售额暴跌14%。必胜客和肯德基这样的快餐巨头,增长同样乏力。

反而是被称为"穷鬼超市"的奥乐齐,在美国市场异军突起,3月份门店客流量同比增长26%,远超连锁超市巨头Kroger的6%增长。美国消费者这样评价:"在这里你感受不到通胀。"

更有意思的是,这两年在美国最火的电商平台不是亚马逊,而是来自中国的Temu和Shein。这两家主打低价策略的平台在海外市场所向披靡,增长远超市场预期,以至于网友调侃:"中国商品满足全球'穷鬼'。"

消费降级背后的三个真相

通过这些现象和数据,我们能看到消费降级背后的深层逻辑:

这是一场消费理念的革命。从短视频平台到社交媒体,“不是XX买不起,而是XX更有性价比”已经成为流行语。

尼尔森IQ的调查显示,43%的受访者表示将严格把控整体花费金额,37%将改变消费方式寻求最优价格。人们开始重新定义“好生活”,不再盲从品牌和身份象征。

这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理性应对。在经济波动、就业压力加大的背景下,大家开始未雨绸缪。有调查显示,今年上半年超过50?0%的中产家庭将大部分积蓄用于购房或偿还房贷,医疗、教育、养老三座"大山"的压力也让人不得不未雨绸缨。

这是市场结构的重大调整。从线下到线上,从实体到虚拟,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。3-5人的“小而美”公司开始崛起,它们像“小强”一样适应性强,运营成本低,在经济下行期反而更具竞争力; 二手交易市场蓬勃发展,“循环经济”成为新趋势;共享经济,从交通工具到日常用品,都在寻求更高效的利用方式。

消费降级中的亮点

消费降级并非简单的节衣缩食,相反在部分领域,我们看到了逆势增长:

演唱会、音乐节的票房收入同比增长134.73%,观演人数提升63.35%。不管是年轻人追星,还是中老年人圆梦,在精神消费上的投入不降反增。

宠物经济更是一枝独秀。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的宠物数量首次超过4岁以下婴幼儿数量。预计到2030年,中国的宠物数量将超过7000万只,而四岁以下婴幼儿数量将减少到4000万以下。2023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已达5928亿元,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8114亿元。

2025,我们看到的风景

消费降级不是终点,而是新起点。

它让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生活品质,什么是必要的支出。在这场全民消费降级中,我们看到:

理性消费取代了冲动消费

性价比替代了品牌崇拜

实用价值战胜了面子工程

精打细算成为新的生活艺术

也许未来某一天,我们会感谢这场降级带来的改变。

“生活品质的提升,从来都不是用价格标签来衡量的”,在这场注定写入历史的消费转型中,每个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之道。

这,或许就是2025年最真实的风景。

发布于:山东省